南通市通州區興仁鎮的徐莊村位于南通主城以東的城鄉交界處,曾經是一個工業空白、經濟相對落后的村子。十多年來,徐莊村黨委結合實際,積極培育“家和文化”,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群眾滿意為目標,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走進徐莊村的家和文化園,集市上琳瑯滿目的年貨整齊排開,村民們忙著采購,黨員干部們在一旁將對聯、福字、窗花等物品遞到大伙的手上,到處是喜樂祥和的年味。
“今年這個春節我過得特別開心,年前我們家旁邊的排水出現了問題,我就及時和聯絡員聯系。他們立馬和施工人員到我家實地查看,幫我解決了問題,讓我們全家安安心心過年。”南通市通州區興仁鎮徐莊村村民單沈元說。
有問題找聯絡員。2012年起,徐莊村建立了黨員聯戶制度,推選有履職能力的黨員作為聯絡員,按照“就親、就近、就熟”的標準,每名聯絡員聯系10戶左右群眾,明確“生病要去看、民意要去聽、政策要去講、矛盾要去解、困難要去幫”5件“要事”,搭建起黨員群眾之間的“連心橋”。
“首先要有共情,就是要在工作中轉換角色,從老百姓的視角去開展工作。其次要做到腿勤、嘴勤、手勤,用勤奮換人情,用真心去化解矛盾。”全省“百名示范”村書記、南通市通州區興仁鎮徐莊村原黨總支書記徐志盤說。
秉持“讓村民滿意”的原則,徐莊村黨委提出了培育“家和文化”、建設“家和徐莊”的目標。村黨委每年征集群眾意見需求,推行十項民生實事,在全村范圍內實現人居環境生態化、安全防范科技化、村莊路燈全亮化、運動健身大眾化,70歲以上老人免費理發,65歲以上村民免費體檢,讓宜居宜業、和諧和美的新農村發展成果惠及每一位群眾。
“村里搞了一個月度評分,來引導我們賺‘文明分’,以分換物,能換來不少生活用品。村子里現在氛圍很好,有點什么事,大家都當作自己家里的事搶著去做。”南通市通州區興仁鎮徐莊村村民馮菊香說。
家和萬事興。徐莊村黨委發揮東鄰興東國際機場、寧啟鐵路穿村而過的區位優勢,牽頭創辦通州區第一家村級工業園,吸引54家企業入駐,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家。目前,園區總產值已超20億元。2024年,徐莊村1980多名勞動力全部就業,人均收入達4.5萬元。
“村里黨員干部們服務非常到位,經常牽頭開展勞動技能培訓、人才就業推薦、惠企政策咨詢等活動,有需求都會及時幫助我們解決。”南通莎莉嘉家居有限公司負責人魏福章說。
“‘家和徐莊’,‘家’既是家庭的‘家’,也是大家的‘家’。只有和群眾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贏得群眾的支持和認可,政策的落實、工作的推動自然水到渠成。我們將堅持以黨建為龍頭、文化為載體、作風為底色、產業為支撐,進一步描繪好黨建紅、治理優、生活美的‘徐莊景象’。”南通市通州區興仁鎮徐莊村黨委書記周建濱說。
面對繁雜的基層事務、多元的群眾訴求,徐莊村“家和”工作法把示范引領和教育引導相結合,寓管理于服務,真正把黨員群眾凝聚起來、發動起來,實現了黨群雙向奔赴、聚力同行,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