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部一實事 | 找準服務“小切口” 做好發展“大文章”
為深化落實“黨委主責、支部主抓、黨員主體”工作機制,通州區堅持開門教育,組織開展“一支部一實事、一黨員一承諾”活動,推動群眾“心上事”變成黨員“上心事”,以黨員干部實績實效讓企業、群眾有感有得。
5月14日起,“南通州組工”開設“一支部一實事”專欄,動態展示各基層黨組織如何強化黨建引領,激發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服務民生、助力發展上狠下功夫,持續提高基層治理精細化水平,推動黨建工作成果真正惠及廣大民眾。
當前正值匯算清繳期,按時完成匯算清繳對商戶至關重要。區稅務局金沙分局黨支部在與虹西社區結對共建中,通過實地調研發現,社區內匯金苑商業體商戶較密集,且多為新辦戶。在與商戶交流中進一步了解到,不少商戶在稅務方面存在“政策不清楚、流程不知道、申報不會弄”問題。
為切實解決商戶困擾,區稅務局金沙分局黨支部第一時間部署謀劃,組織黨員深入社區,走進商戶,開展“面對面宣傳、手把手輔導”行動。黨員逐戶上門,通過“政策解讀+案例剖析”的方式,為商戶講解政策難點。針對不同行業商戶的經營特點,量身定制政策應用方案,發放簡明易懂的操作指南,現場協助解決申報系統操作、數據填報等實際問題。同時,針對商戶提出的個性化問題,建立“收集-分析-回復”機制,確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回應。截至目前,匯金苑內113家個體戶和企業,個人所得稅匯繳率達95.6%,企業所得稅匯繳率達100%。
下一步,區稅務局金沙分局黨支部將持續深化服務意識,依托征納互動平臺、咨詢熱線主動尋找納稅人急難愁盼問題,主動對接社區商戶,注重分級分類,以解決“一個訴求”推動解決“一類問題”,助力個體工商戶、小規模企業輕裝上陣,以實際行動持續推動營商環境優化。
水稻“南粳46”口感好、收益高,是不少水稻種植大戶的“心頭好”。但區農業農村局作物栽培技術指導站黨支部在走訪金北村種植大戶時了解到,由于該品種育齡期較長、育秧技術要求較高,稍有不慎,會導致秧苗素質參差不齊,直接影響稻米的品質和產量,反而成了他們的“心頭病”。
針對金北村種植大戶的切實需要,區農業農村局作物栽培技術指導站黨支部迅速組建黨員技術服務小組,多維度開展育秧指導服務。除了邀請行業專家開展專題培訓,為種植大戶詳細介紹南粳46的高產栽培技術,對種植大戶疑問進行詳盡解答。還組織金北村種植大戶開展現場育秧交流觀摩,黨員深入田間地頭,就實際操作中易出現的問題進行“手把手”指導,并對后期秧田的管理進行了“大白話”式講解,確保種植大戶能夠聽得懂、學得會。
下一步,該黨支部將進一步完善黨員結對服務機制,通過“支部統籌、黨員包片、定點服務”模式,實現對全區水稻種植大戶技術服務全覆蓋。同時針對可能的災害天氣,提前制定應急預案,全方位保障水稻育秧生產,助力水稻增產、農戶增收,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