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部一實事 | 劉橋鎮:黨建賦能辦實事 “村馬”匯智惠民生
今年以來,劉橋鎮黨委根據區委部署,扎實推進“一支部一實事、一黨員一承諾”活動,引導各黨支部精準聚焦群眾需求與發展難點,務實謀劃、高效推進,先后確立64個鎮級重點實事項目,著力將組織優勢轉化為服務群眾、推動發展的生動實踐。
劉橋鎮黨建綜合辦黨支部:“村馬”賦能群眾文化生活提質
近年來,鄉村體育賽事熱潮席卷全國,從“村超”“村BA”到“村馬”,基層體育活動以星火燎原之勢點燃群眾文化生活熱情,讓人們看到體育賽事對鄉村文化的強大帶動效應。
圍繞如何提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的效能和內涵,劉橋鎮黨建綜合辦黨支部調研并發現:鎮域文體活動形式單一,難以激發群眾參與熱情;本地文旅資源(燈謎楹聯、漿糟酒、特色農業等)分散孤立,未能形成聯動效應。如何有效整合資源、創新載體,更好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直接關系到服務民生的質量和活力。
為此,黨建綜合辦黨支部堅持問題導向,將去年成功試點但規模較小的“村級賽跑”活動作為突破口,以“支部實事”項目為依托,精心謀劃、全面升級,通過擴大覆蓋范圍、優化組織模式、豐富內涵價值的方式,開展更有影響力、更有體驗感的鎮級“鄉村迷你馬拉松”(村馬)系列活動,著力打造集健康生活倡導、本土文化展示、農文旅資源推介、新業態創業扶持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惠民平臺,讓“村馬”真正成為凝聚人心、服務發展的支部實事品牌。
為辦出更符合群眾需求、更受群眾喜愛的“村馬”活動,黨支部堅持調研定向,黨員帶頭實干。12名支部黨員深入一線,耗時20余天實地勘察,精心設計并優化4公里生態賽道,確保路線既能展現田園風光,又能串聯關鍵節點。同時,廣泛收集周邊村(社區)意見77條,依據群眾需求,在傳統賽道的基礎上,針對性增設親子跑、趣味打卡點、后備箱集市等環節,提升活動趣味性和吸引力。從方案優化到物資采購、場地布置、人員調配,黨員全程參與、嚴格把關,確保“支部實事”項目的每一個細節都落到實處。
針對如何將分散的文化旅游資源盤活的問題,黨支部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著力在路線規劃、特色呈現、黨員服務上下功夫。在黨支部統籌下,“村馬”賽道有效串聯非遺文化區、特色工業點與詩意田園等文化點位,打造了一條“可跑可游”的文化長廊;賽道沿線同步設置板鷂、劉橋菜刀、燈謎楹聯等3個非遺展示點,由黨員志愿者擔任講解員,通過展品介紹、故事講演等方式,生動講述劉橋故事,讓傳統文化“活”起來;同時,賽道沿線還搭建了2處農產品推介點,黨員志愿者化身“好物推薦官”,向“跑友”推介蔣一村大米、桑葚等優質農產品,其中特色碗糕、嘉安玉米等產品在活動期間一度供不應求。“村馬”有力串聯本地文化與生態資源,生動展現非遺之巧、田園之美、產業之興,激活了劉橋鎮獨特文旅魅力。
著眼新就業群體的創業需求,黨建綜合辦黨支部按照“支部搭臺、黨員服務”原則,組織黨員深入走訪61家個體戶及新就業群體,精準梳理創業訴求與難點,針對性推出新業態專項扶持計劃、賽前專門招引、專屬攤位架設等一攬子幫扶措施;同步協調減免攤位費、簡化準入流程,為39名自由職業者、個體商戶搭建了“零門檻”展銷平臺?;顒赢斕?,黨支部還邀請了網紅“小圣哥”現場直播,24個新業態創業攤位銷售火爆,收款碼“叮咚”不停,支部服務切實轉化為新就業群體的發展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