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部一實事丨興仁鎮:支部實事“落地有聲” 群眾幸福“觸手可及”
為切實提升基層治理效能與為民服務水平,興仁鎮深入開展“一支部一實事、一黨員一承諾”活動,各基層黨組織緊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精心謀劃并推進一批民生實事項目。黨員干部主動下沉一線,傾聽民意、破解難題,帶動群眾凝心聚力、共建共治,讓民生實事真正辦到群眾心坎上。
興仁鎮李家樓村興發花苑是個建成多年的老小區,105戶居民長期使用瓶裝液化氣,這不僅搬運麻煩、成本高,更存在安全隱患。
為切實解決“用氣難、用氣險”問題,李家樓村黨總支組織黨員逐戶上門走訪,梳理出“優先保留原有灶臺”“避免管道穿臥室”等5類核心需求,形成28條改造措施清單。面對部分居民的疑慮,黨員工作組同步開展4場“板凳座談會”,通過展示周邊村改造案例實景照片,現場說明繳費明細等,成功動員88戶居民主動參與改造。
在工程推進階段,村黨總支與燃氣公司開展了3輪會商,將原計劃的明管鋪設方案優化為部分預埋,有效減少施工對居民日常通行的影響。同時,每日安排2名黨員駐守現場,嚴格對照施工標準做好建設質量核驗,并落實安全施工的日常提醒和監督,確保工程質量與安全“雙達標”。面對施工噪音、臨時占道等矛盾,建立24小時響應機制,通過第一時間現場溝通和上門說理,有效化解居民訴求5件。目前,管道全部鋪設完畢,正在同步進行混凝土澆筑。
為進一步筑牢用氣安全防線,村黨總支還計劃發動黨員志愿者開展“一對一”上門服務,協助居民完成燃氣設備的安裝調試工作,把好工程安全最后一關。同時,為全體105戶居民組織一場燃氣安全科普活動,通過設置“漏氣應急處置”情景臺、使用肥皂水模擬漏氣檢測等方法,有效提升住戶安全防范意識,讓居民住得安心、用得放心。
“這條路作為幼兒園孩子上下學的主干道,路面坑洼不平,每逢雨天就會嚴重積水,影響車輛出行,給家長的日常接送造成了不小困擾。”接到群眾反映后,長林橋村第二網格黨支部迅速行動,針對該道路存在的路面坑洼積水、交通擁堵等問題,成立專項調研小組開展實地走訪,廣泛征求幼兒園、周邊住戶及家長意見,明確了“道路翻新”和“安全防護”兩大目標。
在工程施工階段,黨支部統籌協調,黨員專項跟進,全力做好施工協調與應急處理工作。對于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第一時間協調解決,保障工程按計劃有序推進。同時,黨支部精心研究制定了4項保障措施,包括施工區圍擋設置、上下學臨時路線規劃、施工通道值守以及做好交通疏導,全方位確保施工期間孩子們的出行安全。為了加快工程進度,最大限度減少對幼兒上學的影響,黨員們主動協調施工方,抓住周末及節假日的時間集中攻堅,結合分段施工、錯峰作業等方式,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將原定10天的工期壓縮至8天,順利實現道路“煥新”。
“現在路又平又寬,還裝了防護欄,雨天也不怕了。村里行動快、想得周,實實在在解了我們家長的心頭憂!”接送孩子放學的張女士笑著說道。如今,幼兒園東側那條長120米、寬4米的南北向主干道已全面翻新,并且配套安裝了防護欄,這一變化極大地改善了幼兒及家長的出行環境,為孩子們的安全上學路筑牢了堅實保障。
“支書,我家路口,就是村東那個急彎口,太危險了!根本看不見兩頭來的車,差點出事!想想辦法吧!”興仁鎮溫橋村第一網格黨支部在接到群眾反映后,黨支部書記立即趕赴現場調查核實。經查看,該路口視線狹窄,盲區較大,確實需要安裝警示鏡。
對此,黨支部“舉一反三”,推行“一查二問三落實”工作機制,在村域全范圍內開展同類問題排查和整改。一是全面排查定需求,將25名黨員分成7支“紅網格”巡查隊伍,分頭對轄區所有路口的車流量、視線遮擋、事故隱患等情況逐項摸排,建立詳實“路口檔案”,明確需安裝警示鏡的具體位置、數量及規格。二是多方聯動促立項,主動對接交通、農路管理等4個專業部門,邀請技術人員現場勘查21個重點路口,按程序完成項目立項審批,保障工程合規有序啟動。三是多元聚力保施工, 采取“支部發動、黨員帶頭、群眾參與”模式,合力保障工程推進。施工期間,18名黨員按責任區劃分,就近就便開展全程監督,重點把控警示鏡的安裝角度、高度與牢固度,確保施工符合標準。經過30多天的集中攻堅,累計完成15處路口的勘查清理,新裝警示鏡及配套桿柱6組,維護老舊警示鏡8組。
下一步,黨支部還將建立“黨員包保+群眾監督”的常態化維護機制,定期“回頭看”,確保警示設施發揮長效作用,讓“安全哨兵”常駐路口,切實筑牢群眾出行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