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區委編辦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以建好用好區、鎮兩級社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為突破,率先探索“黨建引領、部門聯動、數據賦能、清單管理”工作模式,大力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努力走出一條“大數據支撐+網格化管理+鐵腳板擔當”的基層治理通州路徑。
一是全面配強力量推動實體運行。區級層面,整合大數據中心、數字化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12345政府公共服務中心的職責以及全區網格化服務管理指揮考評職責,設立區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為區委、區政府直屬事業單位,相當正科級建制。鎮級層面,在黨政辦公室掛“鎮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牌子,指揮中心主任由鎮(街道)黨政辦公室主任兼任,按照“1+3+N”的標準,即1名中心主任、3名副主任、N名工作人員的架構,足額足員配備力量,理順運行管理機制。
二是全面建章立制推動規范運行。建立健全指揮長負責制度、人員管理制度、考核問效制度等運行制度,明確指揮長、調度員、接線員、網格采集員、辦理服務員等崗位職責,推進指揮中心科學化規范化管理。強化指揮平臺督查考核職能,制定考核辦法和督導制度,建立常態化的集中輪訓和業務培訓機制,推動指揮中心工作人員盡快熟悉崗位職責和業務要求。
三是全面厘清職責推動閉環運行。牽頭梳理工作事項清單,明確相關部門的職責分工、具體內容、流程環節、承辦機構、權限責任、政策依據,確保聯動處置事項高效運行。各部門、鎮(街道)和村(社區)根據職能分工和權限,圍繞信息上報、流轉交辦、事件處置等關鍵環節,理順分工、明確界線,確保讓問題隱患“上得來、出得去、結得了”。
四是全面提升治理推動精準運行。按照“全要素”要求重新劃分,將全區綜合網格由1867個縮減至1098個,專屬網格由971個縮減至894個,進一步優化網格設置,規范網格職責,配優配強專職網格員隊伍,將黨建工作、安全穩定、生態環保、應急管理、文明城市建設等事項有序納入巡查范圍,不斷提升網格整體績效。針對當前數據歸集不全面、不及時、不規范等問題,我們將加強溝通協調,尋求業務數據的及時對接、全量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