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機關黨建“五大行動”】2025年度區級機關黨建“書記項目”中期成果展示
今年以來,區級機關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機關黨建“書記項目”為抓手,進一步壓緊壓實機關直屬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職責,推動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現集中展示一批機關黨建“書記項目”進展成效,曬成績、比干勁,形成互學互鑒、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不斷提升機關黨建工作質效。
策應“青年黨員大有可為”號召,緊扣服務高質量發展主線,針對基層政策落地梗阻、企業轉型需求響應滯后等問題,由發改委機關黨委書記掛帥,組織發改委青年黨員干部深入企業一線,通過青年黨員“沉下去”推動政策“活起來”,既鍛造懂產業、會服務的復合型干部隊伍,又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打造政企協同發展新范式。
一是“菁”兵集結,建強服務梯隊。由機關黨委書記帶頭,集結工業科、固投科等科室20余名青年業務骨干,組建“發改菁鋒”隊伍,按照崗位職責與青年優勢,分設宣講組、調研組、攻堅組,以專業服務賦能企業發展。二是“菁”力下沉,提升服務效能。“發改菁鋒”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深入鎮街宣講惠企政策,深入14個版塊走訪調研,深入項目一線攻堅克難。截至目前,組織政策宣講活動5場,吸引400余家專精特新、人才及科創類企業參與;走訪產業鏈重點企業、新增長點企業和困難企業等61家。三是“菁”研實干,深化服務成效。建立企業訴求現場即辦機制,對于未能即時辦理的帶回分類研究。攻堅組聯動相關職能科室及部門,針對企業在項目建設、智改數轉、產業對接、項目申報、開拓市場等方面實際困難,協同破解難題。1-6月,累計收集訴求269條,已解決170條,惠及128家企業,剩余問題由攻堅組持續跟蹤督辦。
堅持黨建領航,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以“精鑄服務品質”為宗旨,鏈接大市場各主體,促進資源共享,多方協同,政策有效落地,優化消費生態圈,將組織優勢轉化為促消費、擴內需、強動能的核心引擎,推動消費市場活力持續釋放。
一是建立專班抓服務。成立由機關黨委牽頭、黨支部骨干組成的“促消費專班”。結合江蘇省汽車置換補貼政策,走訪25家4S店及二手車市場,針對置換流程復雜問題,推出“一站式”置換服務,簡化審核流程至3個工作日內完成。高效落實“汽車置換升級”省補政策,目前已復審通過985輛,發放補貼1064.1萬元。二是先鋒先行促消費。機關黨委帶頭鉆研、黨員干部深入調研,精準把握群眾消費需求,在“五一市集”活動中,創新融合外貿優品、尖扎縣推介、非遺體驗、美食地圖等元素,打造沉浸式消費新熱點,進一步激發全區商貿活力。三是深入企業強指導。組織黨員干部深入興貿電器、酷小派等企業,開展國家“以舊換新”政策指導,激發消費增長新動能。截至目前,發放補貼2692萬元,拉動消費28157萬元。
2025年,區衛健委緊扣區委、區政府部署要求,將縣域醫共體建設作為深化醫改的攻堅之戰、惠民之要,堅持黨建引領,把“‘三級聯動’打造黨建醫共體”作為年度機關黨建“書記項目”,著力推動各級醫療資源從“物理聚合”向“化學融合”深度躍升,全力鍛造黨建引領醫共體建設的“通州衛健樣板”。
一是織密三級組織網,架構全域覆蓋。以區人民醫院、中醫院、平潮中心衛生院3家醫共體牽頭單位為龍頭,聯動18家基層醫療單位,帶動198家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和240家民營醫療機構,搭建3個黨建醫共體平臺,實現組織覆蓋百分百。二是激活五聯新動能,驅動一體發展。通過“理論聯學、活動聯辦、隊伍聯建、資源聯享、工作聯動”五聯機制,開展“黨建+醫療幫扶”“黨建+學科建設”“黨建+服務提質”等融合活動,以黨建工作一體化推動事業發展一體化。三是強化三重保障鏈,壓實閉環責任。成立平臺建設專項工作組,建立指導員和聯絡員機制,推行任務、責任、時限清單及進度、問題、成效圖“三單三圖”閉環管理法。牽頭單位發揮牽頭抓總作用,黨組織書記任組長,專人負責平臺建設,實行“月調度、季晾曬、年評估”機制。成員單位積極配合,認真落實共建措施,以黨建共建推動醫共體建設高質量發展。
聚焦“四個帶頭”要求,圍繞“四強”黨支部創建目標,實施“鑄魂提標、練兵提能、實干提績、正風提效、暖心提氣”五大工程,著力抓基層、夯基礎、強堡壘、壯隊伍,不斷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提升機關黨建整體效能。
一是打造“五提”鍛造體系。整合優化“頭雁講堂”“市監菁銳”研學平臺、青創聯盟、“1+14”文化陣地、《廉苑》電子期刊等載體,推動形成“理論武裝+素質拓展+廉政教育”的多維鍛造體系,持續擦亮“市場衛士 服務先鋒”黨建品牌,增強隊伍凝聚力、戰斗力。二是實施“三優”管理機制。以“優設置、優能力、優作風”為目標,按照“職能相近、業務相聯、活動有力”原則,將原先10個黨支部優化調整為9個黨支部,并進一步規范黨支部設置;建立“2+1+1”干部能力提升機制,通過開展黨務培訓、互查互比等,提升黨務干部專業素養;健全黨建季度巡禮、黨員實績晾曬制度,建立58個作風監測點,形成“聯合督查+商戶評議”監督網絡。三是聚焦“一線”聯合攻堅。堅持一線歷練,聚焦項目一線、企業一線、社區一線等,組建3類聯合攻堅小組,開展攻堅行動13次。目前,黨員干部深入一線,開展黨建聯盟活動9次,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63個,高質量完成農貿市場提升改造38家。